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9 15:07: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7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764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题型分值 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考查了小说,题型为“2道单选题+2道主观题”的模式;满分18分。
  考点分布 近年小说的考查重点是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表达、表达技巧。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本选择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为散文,Ⅱ卷(海南)为小说。
  读懂小说必知的8组概念
  一、叙述
  1.叙述角度 ①全知视角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作用:视野无限开阔,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等)描述或评论人物和事件。
  ②有限视角 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用:使读者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2.叙述人称 ①第一人称 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内容都像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作用: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第二人称 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作用:具有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③第三人称 叙述者并非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故事。
  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3.叙述腔调 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有时作者可以将自己惯用的叙述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作品中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二、场景
  1.场景 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一般指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一般指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作用:①给全篇“定调”,小说的开头一般有场景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既可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感染读者;③为人物出场做铺垫;④揭示人物的性格;⑤具有象征意味,比如《老人与海》中的大海就是人生的象征。
  2.自然环境 作用:①作为背景出现的自然景物,往往对事件起着相应的衬托(正衬和反衬)作用,营造氛围,为故事的展开蓄势、张本;②暗示或衬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等;③可以作为幕间音乐,起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的作用;④暗示结局;⑤孕育美感和给人以精神启示的作用。
  三、主题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相应的环境或者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