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本探源,内引外联——2009年全国课标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性试题高分秘笈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11 13:16: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一、怎么解读?
解读要抓住实质。
1.不妨来个对比。
从08年的“(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到09年的“(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两条合为一条,去掉了方法性的提示。其实,无论发掘作品意蕴还是探讨人文精神、民族心理,“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都不可能抛弃。
为什么加上“探讨”二字?“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有效信息,命题人不可能直接告诉你,但文本内外一定会有暗示或提示。
2.做点透视分析。
先看这一条的权威阐释,“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再想想针对这一条会怎么命题?在文本中暗示背景或作者经历,在文本后提供链接注释,在探究题里结合作品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关注命题人给出的每一点信息,就有望掌握探讨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金针秘笈。
二、怎样应对?
应对要有金针秘笈。
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负有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探究式解读。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这道题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题干中“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一语,既是提示,又是答题的重要出发点。题干用了“如果这样”的话语,解答时,应注意抓住文本中对“每个人” “河边的行人”“两岸附近的居民”对父亲行为的态度的叙写以及父亲是在“母亲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的情况下做出超常举动的等有效信息,探讨“父亲”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认定他的选择是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只有认定这一点之后,才能更好地探讨“‘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 解答时应抓住文本中显示“我”的态度与情感倾向的词句,如起初的“无畏和兴奋”,后来的“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内心呼喊着“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当“父亲”“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时,“我”却“发疯似的逃掉了”,从而认定“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所持的态度:既支持又害怕、不理解的矛盾的态度。
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如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4题: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这道题题干以假说的形式,分别对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做了二元对立的评价,启发考生多角度思考,就自己感受较深的一点展开论述,但无论赞同哪一种观点还是另立新说,都要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要对一个人物做出有理有据的合适评价,一定要把他的所作所为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观照。文本中只交代过鲍勃曾经到过“西部”谋生,此外很少关于社会历史背景的叙述,但是选文的标题下赫然写着这篇小说的作者“欧•亨利”,这就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信息。在中学教材中,考生肯定学过欧•亨利的作品,知晓欧•亨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据此可以探知,鲍勃在“西部”谋生的背景,是当时美国西部法制混乱的社会现实。“情与法”的正确抉择,应该建立在法制严明的社会环境中。鲍勃的罪行有那么严重吗?他的朋友吉米在二十年后的约会中没有露面,没有关注一下他犯罪的具体情节,没有在法律上对他施以帮助,这是为何?鲍勃有善良的一面坚守二十年的约会,值得人们同情;吉米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应该受到批判。我们可以从多元解读中,认识到欧•亨利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创作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做漫无边际的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定会在题面上或通过注释或通过题干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定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总之,这类探究题仍在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只有做到依本探源,内引外联,才能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才能真正夺得高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