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周末习题演练】讲学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31 22:49: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640字。  【周末习题演练】讲学稿(3.28)
  设计:张培英       审核:赵诗敏
  学习目标:
  1、掌握现代文阅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基本方法
  2、训练专题知识——成语、熟语、病句
  学习难点:同上
  现代文考点七——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一、【考点透视】
  (一)考纲内涵:所谓推断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合乎原文事理、情理地推测,对文中未有的信息(如事物发展趋势、结果等)进行推测和判定。所谓想像是指在原材料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乎原文内容的事理、情理的发散或延伸,得出符合原材料事实或情感的结果,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具体的形象。
  (二)考点外延: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推断和想像题多从科学类文中设题,大多考查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的推断能力,考查根据具体的内容推断出新的知识、合理的结论、事物的发展结果、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等。做现代文阅读题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断和想象:
  ①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和想象;    ②根据关键词语进行推断和想象;
  ③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断和想象;    ④根据人物身份进行推断和想象;
  ⑤根据文章立意进行推断和想象;    ⑥调动课外知识帮助推断和想象。
  【小结】对文章内容的推断和想像,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快速阅读、准确理解的能力,对文章总体把握,对作者倾向的把握。这是答题的基础。
  2.训练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中要有语感,要把握文段的关键,对重要信息,随手作出标记。
  3.学会咬文嚼字。对选项和文章相应的内容,要咬文嚼字,对文章内容的转述、组合、替换等要能细致把握,对语句的含意、语境要有清楚的理解。
  4.学会想像和联想。对选项和文章相应区间意义的转换,保证思路灵活,能应变、拐弯,理解要合情合理。
  二、【探究解题新思路】
  (一)总结命题特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大多使用客观题的形式,要求在四个选项中挑选出一个符合题干的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1.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设置。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在设置上大多从同义替换、意义引申、语句组合、概括总结、反向推断等形式表述选项的语言。
  (1)同义替换。选项在表述时用文中的一些表达意义相同的词语、句子替代另一词句,造成选项的语句与材料不尽相同。
  (2)意义引申。根据文章内容,从意义上延伸,得出推论。
  (3)语句组合。用文中不同位置的语句组合一起,表达一种新的意义。
  (4)反向推断。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由果到因或由结果到条件等的方向推断,得出符合文意的选项。
  (5)概括总结。对文章列举的事例、应用的话语、阐释的道理、发展的前瞻等的总结,概括成一句话,表现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想像。
  2.不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设置
  无论要求判断推断想像的选项的正确还是错误,试题总是有三个干扰项,明白了符合文章思想内容的选项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错误选项的设题方式。
  (1)推断绝对。推断内容绝对话,夸大其辞,与文章内容有较大的出入。
  (2)缺乏因果。在选项的设置上两个语句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没有因果关系,但命题者故意把两个句子说成因果关系。
  (3)没有依据。推断的内容与文章内容缺乏必然的联系,他们命题时故意把无联系的内容用与文章相似的语言表述出来,作为干扰项。
  (4)混淆已然未然。选项故意在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