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诗歌阅读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016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学案一 专题启动课——现代诗歌知识介绍
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四大类。长时间以来,高考分别注重对散文和小说的考查,剧本在地方命题时出现过一次,但新诗自课改20余年以来,从未在高考题中出现过。既然属于文学类文本,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它就有出现的可能性!
从文本的角度看是新题型,但从考查点上看,并没有超出我们的备考范围:两道主观题的设置,一则类似于散文考题中的理解语句含义,一则类似于小说考题中的人称作用分析。归根结底,题目还是考查文学类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一、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
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即能最凝炼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有音乐性。
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类别不同,形式、风格自然不同。
诗歌,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
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体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张开你的大嘴巴,
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
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如: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繁星》)
花儿长在墙角本来就平凡,且容易被人们忽视,倘若只欣赏自己的美貌,它便变得更加渺小了。诗人在这里通过想像,以花喻人,从一件平凡的事物得出了不平凡的道理。没有想象,是写不出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诗句的。
其次,诗的情必真,只有真的东西它才可能最美。要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内容,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也使诗变得有意义。如: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卜聪《萤火虫》)
小诗人在诗的最后用感情饱满的一句“可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