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育才中学 赵卫平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等原因,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02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仍然延续客观题的命题思路,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所以,这堂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一方面训练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的诗歌鉴赏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诗歌的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本应把“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定为教学的重点,但今年高考采用的主观题考查形式,在无形中增大了考试的难度,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读懂不会成为太大问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不打算把“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定为教学重点。当然,由于读懂是鉴赏的前提,我们仍需要在课堂上对“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做必要的处理。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属于读懂之后的更高层次的鉴赏,我们把它定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自身文化积累归纳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并用该方法指导解题。在教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环节中,注意选取几种常用的表达技巧,侧重通过课堂训练来强化学生能力的转化,避免一味地讲解概念,也避免面面俱到。另外,由于题型的变化,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书面表达的重要性。
【媒体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用时】
60分钟
【教学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