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意象 明主旨
湖北省武昌中心学校 :大可
教学目的:
懂得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培养学生通过品味形象从而把握诗歌意境的习惯。
引导学生懂得诗人创设意境的基本规律;
帮助学生归纳把握诗歌意境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诗歌鉴赏经验基础上,揣摩诗歌形象,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直观画面与回忆想象相结合;
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操作 点击鼠标,请学生看屏幕上几幅富有意境的图片,要求学生用一两个词说说观赏到的图片的印象:
天空--浩渺深邃 沙漠――广袤无垠
村庄――祥和靜谧 万物――生机勃勃
过渡 古人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又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感受意境
你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下列诗句营造的意境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示例:枯败的藤条老树,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遥远的古道,萧瑟的西风,旅途劳顿的老马,暗淡欲坠的夕阳,每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愁苦情怀。
小结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情志,总是创设特定的审美意境,而诗歌意境又多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完成的。我们要想把握诗歌意境,就应该抓住形象,品味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