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如何把握思想感情
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周亚云
[备课时间] 2004.11.22 [上课时间]2004.11.25
[教学目标]1、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2、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的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证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题对应到知识点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二、 考点阐释
自2002年起,高考中取消了现代诗歌的考察,把诗歌鉴赏放入“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 ,且在2002年高考中古诗又以新的测试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第一次以主观笔答题的形式测试。
在诗歌鉴赏中,测试的内容是①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即如何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 知识点讲析
古诗的每一位作者,都想通过诗来表达自己的意趣、主张、观点、看法,只不过有的表达得含蓄,有的表达得直白,有的表达得隐晦,有的表达得张扬而已。我们大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一)标题
诗题中可流露出不少信息,鉴赏诗歌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头”。诗歌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可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及作者情感。
例: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你认为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答案:表面是写水塘清澈如镜,是因为有源头活水。
问:看过此诗标题后,你认为此诗主题是什么?
答案:此诗启发人们,书本中丰富的内容,精深的道理,也有其源头活水。一个人只有经常读书,不断汲取书中的精华,思想上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练习:(04年高考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