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对联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4 15:50: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00字。《对联》教学设计
                   三槐居贵宾  支提山人(ZTSREN)
(福建宁德五中  黄益斌)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    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1.     提问法。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讨论法。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     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幻灯片1)课题《对联》
一.导入:
(幻灯片2)花絮:对联与高考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幻灯片3)第一副对联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幻灯片4)对联欣赏:
(幻灯片5)①岂无志者能成事,惟有福人能读书。(居士提供)
(幻灯片6)②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居士提供)
(幻灯片7)③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
(幻灯片8)④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
二、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分发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2.结合分发的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