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垛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基本讲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抓关键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1 13:07:3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13字
一、知识梳理
语言的鉴赏是诗歌赏析的关键,而通过抓关键词分析诗情则是最要。主要体现在修饰语、动词、表色彩的词语和意向组合的名词。
二、例题讲解
1——抓修饰语
例1: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   ] [   ]
——教法说明:本例题重点分析A、B两项,让学生判断A、B选项是否正确,然后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抓住修饰语,如“乱”、“萧条”。
(参考答案:C D      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例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问:请分析“潜”字和“细”字的妙处。 
(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的;细,细细的,脉脉绵绵,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2——抓动词
例1:(2003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