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640字。分六课时,详细讲解诗歌鉴赏技巧问题,举例典型,分析到位,操作性强。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案
江苏 秦葆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重点】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真题体验
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2. (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 ,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 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 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二、解读考点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修辞方法,二是描写手法,三是抒情手法,四是表现手法,五是行文结构的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宽泛的概念,“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描写手法”等是具体的概念。如果提问“表达技巧”这个宽泛的概念,则要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考虑,然后把“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虑。
【设题模式】
直接提问:
该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该句(诗)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间接提问:
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或如何表达感情的)?这类提问,答题时必须写出表达技巧。
【答题模式】
步骤一:用术语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明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 [阐运用]
步骤三: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