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90字。
“辨析并修改病句”集体教案
祁阳四中 老赖
一、考纲要求:
1、辨析几种常见病句类型
2、学会几种常见判定方法
3、掌握一般修改病句要领
二、高考点津
1、高考试题精选
2、高考试题导析
3、解题技巧探微
4、错误原因举隅
5、命题趋势预测
三、复习目标
1、掌握病句六种基本类型
2、辨析并修改几种病句
四、复习构想
1以纲为纲,讲练结合。
2总结规律,教给方法。
五、总课时数
五课时(不含检测及讲评)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点解析
考纲对本考点能力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考点分值一般在3—7分不等。
(一)“辨析并修改病句”为什么每年必考?
从1991年至今,高考每年都考了病句的辨析或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点,为什么每年必考呢?
《考试说明》对句子的要求之一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指出病句的类型为六大类,能力层次为D级(应用),可见,高考对句子的语法知识不作要求,高考对句子的考查主要是围绕语言的运用来进行的。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准确把握的能力。对句子的准确把握,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可以说,病句的辨析修改,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也就考查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在这一点上,如同每年高考的作文必考一样。
(二)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试题命题情况分析。
2000年至2004年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试题错项设置一览表:
年份 病因 修改
2000年 A、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B、逻辑错误(并列不当) D、搭配不当(主宾) A、删去“也参加了学习”。 B、逗号前改为“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和电视”。 D、将“产品”移到“三次”前。
2001年 B、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C、表意不明(词义两可) D、搭配不当(动宾) B、删去“在起决定性作用”。C、改“即日”为“今天”。D、将“和”改为逗号,在“规模”前加“扩大了高等教育的”。
2002年 A、成分残缺(缺宾语) B、成分多余(虚词“的”多余) C、结构混乱、成分残缺(宾语) A、在“分成”后加上动词谓语“进入”的宾语“的社会”。B、删去“进行的再创作”中的“的”。C、“商品化”加“制度”,“大型国有企业”前加“在内的”。
2003年 B、成分多余(语义重复) C、成分漏缺(缺宾语) D、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 B、“万一”和“若”只保留一个就行了 C、在“石油储备”后加上“的情况”一类的词,即加上“针对”的宾语。 D、 在“20岁”后加上“的年轻人”。
2004年 A、成分赘余和表意不明 B、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 D、成分残缺 (缺宾语) A、“多”和“余”删去其中一个,在“三千余前元”加“共”。 B、改为“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前到2个星期内。” D、应在“经验”后加上“球员”即加上“有”的宾语。
通过列表我们可以看出,搭配问题、成分问题、结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出现率高,逻辑问题、表意问题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