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21 7: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500字。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新化四中 刘琦
教学目标:
 1. 对于教学中出现过的实词,应具备“再现”的能力。
 2.对于古今既有联系的实词,应具有“推知”的能力。
  3.对于语境中词义的具体含义,应具有“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重点:
1.对于古今既有联系的实词,应具有“推知”的能力。
  2.对于语境中词义的具体含义,应具有“判断”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练法
教学课时:讲授知识(3课时)练习及讲解(5课时)
第一课时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试说明》的第一条要求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点:一是“常见实词”,即一般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一般可以结合上下文推测出来;三是“理解”,即不考一些名词术语,而是侧重于考查通过掌握文言实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常见文言实词,主要应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语言现象。1,一词多义。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除假借义而外,引申义、比喻义与本义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童义联系,其中本义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往往又联系着字形。如“兵”,会意字,两手持斤(斧),本义是”兵罪”,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又用来指持兵器的人,即“士兵,军队”,如“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还引申为“战争”或“军事”,如“兵连祸结”。2古今异义。要注意两种情形:一是词义演变造成的古今异义现象.绝大多数词语尤其是单音节词的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以及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二是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同形异义现象:如“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中的“祖父”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词组”,再如“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与“进”完全是有着很大独立性的两个词。3偏义复词。这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语素不表示意义而只起陪衬作用的词。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一句中的’作息”偏于“作”的意义,而没有”息”的意义。
  备考复习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和积累有关的文言实词知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根据一定的语境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把握文意,进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基础,所以不要只看到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占分比例较少而忽视它。事实上,文言实词是每年必考的.而且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多。近几年以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涉及而进一步拓展:往往专设一题考查词语的古今义,尤其是1999年和2001年既考了一词多义,又考了古今义;1999年还专门考查了偏义复词
 明白高考过去是怎样考的
高考试题回放
 类型一:给出单音节词释义,选择正误
(2001·全国)
  田单者,齐诸㈤疏属也,为临蓄市掾,不见 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推独莒、即墨 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 之,燕口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 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 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人欲连 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 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 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 ”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纂,谬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于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遣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表,画五彩龙丈,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
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析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 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史记·田单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解
析:本题考查对单音节词在文中的意义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舱力层级为B级。这4个词在中学语文课本的里较熟悉的句子中出现过相应的意义或用法,我们可结合这些句子加以类比.并联系前后文来解答。A项的”拔”,可比照《信陵君窃符救赵》“巳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基本意义都是“攻取”的意思,这句中用于被动意义;B项的“附”,可
比照《论积贮疏》中“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基本意义都是“归附”的意思;c项的“乘”,可 比照《氓》中“乘彼桅垣,以望复关”,都是“登” 的意思;D项的“追亡逐北”,可比照《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都作名词,指 “败逃者”。
其能力要求有三: 1. 对于教学中出现过的实词,应具备“再现”的能力。 2.对于古今既有联系的实词,应具有“推知”的能力。  3.对于语境中词义的具体含义,应具有“判断”的能力。
 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对于教学中出现过的实词,应具备“再现”的能力。
1.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3.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乘:登上、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shèng) 
4.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败北”,现代汉语词语。

对于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应具有“推知”的能力。
又如1999年高考第11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 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 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对于语境中词义的具体含义,应具有“判断”的能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