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合集
- 资源简介:
约76860个字。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歌曲、录音机。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我心永恒》
2、学生回顾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关于村庄外景的描写内容;教师点出几个带“大”字的词语,引出西部旷远广博的特点。
3、教师抒情性导入:用课件播放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4、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用课件展示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本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不用教师指导,应该能轻松完成。如果有学生将第二部分分成三段,教师予以肯定)。
用课件展示段落划分
1、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2、第二部分(2—23节)分写三次落日。
3、第三部分(第24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云海
唐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书法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2、难点:感悟人生书法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相应的幻灯片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引入:在黑板上画三个大圆圈,先后请三个孩子上来,将圆圈画成人脸,并给他起个个性化名字。不可互相模仿。(如:J乐乐K捣蛋鬼L娇气)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我们如果潜心去体会生活,向世界,也向自己的心去追寻,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与表达。
(二)今天我们阅读《云海》,这是福建女作家唐敏所写的散文,回忆她在文革期间下乡当知青时的一段生活体验。请大家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三)问:本文主要表现什么?
——适度开放。可以读出不同的层次来:
①云海。
②“我”的与众不同的青春岁月。
③与自然相亲如手足是很美好的。
(四)读完这篇文章,很想用本文的一个词来作为本文的概括和评语,大家猜猜是哪个词?
——就是开篇那句“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中的——“不同”。
问:请大家再次阅读本篇,找找,本文有哪些可称作“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