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性入理性——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写的一点意见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初级中学  万燕  时间:2005/10/23 8:54: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长征”为中心内容,融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于一炉,形成一组讴歌长征,讴歌红军的系列。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这段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今中学生来说,应该说非学不可。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者居多,他们身上缺乏的正是“长征精神”——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据课前调查,我这个班学生了解长征的人寥寥无几,偶尔几个从电影电视看过有关剧情,但也是凤毛麟角,兴味索然。调查过程中,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妈妈说,现在教材怎么把这老八股编进来让孩子学习了?”由此可见,不学这一单元,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在数典忘祖,对这段伟大的历史满头雾水,一片迷茫,是名副其实的“长征盲”。可悲地说,甚至于家长们对这段历史也不能理解。中国有两代人在忘记着这段历史,试想,这个话题倘不再提起,还会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它呢?
  然而,对长征一无所知的学生,打开课本,首先接触的便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 长征》——一首七言律诗,五十六个字。恢弘一段历史,学生不具备形象的认知,怎么能从这五十六个字中领悟其中的真谛?凝练,是诗歌的语言特征。显而易见,这种凝练给学生阅读和理解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红军的精神和意志,不是仅凭老师们三寸不烂之舌即可言明道破,这必须有一个认知到感知,感性到理性的体验过程。
  认知在眼,感知在心。先有形象的认知,再有情感的熏陶。先以感觉器官认识客观事物(即感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现代汉语词典》相关注解)。人们对文字、音乐等艺术的认识,更要注重这个认识过程。
  结合第一单元,理应:先有老山界的视觉形象认识——“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老山界》),才能理解七律诗中,五岭多么“逶迤”,乌蒙有多“磅礴”!先认识缺粮吃草的周副主席和杨光等人的形象(《草》),才能把《长征组歌》中“野菜充饥志越坚”唱得动人嘹亮。先知道长征中周团长与抬担架的小战士互相推让炒面,周团长毅然爬向水塘,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彭德怀为大局忍痛杀爱马(《长征》节选),周副主席为全军战士的健康和生命亲自品尝有毒野草(《草》),才有组歌中所唱的“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论认识。先聆听陡峭的老山界山路上红军的阵阵欢声笑语“我们顶着天啦!”“不要落后做乌龟啦!”先欣赏半山腰露宿的美妙山景“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老山界》),先去草地跟毛主席及红军官兵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才懂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 长征》)的诗歌底蕴。
  所以,我认为,这一单元五篇文章顺序应作调整,先学习《老山界》《草》《〈长征〉节选》,通过形象的具体认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吟诗《七律 长征》从思想观念上理解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获得理性认识;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唱响《长征组歌》,才能唱出充沛的感情,唱出豪迈的真理。
  这样安排,方才符合人们由认知到感知,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入本质的思维规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