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复习研讨课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导入新课<br>
1、 高考古文翻译新要求:变客观题为主观题。简说两者的区别。<br>
2、 同学们在古文翻译上存在的问题:<br>
①尚未掌握最基本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②语言表达水平不高。<br>
3、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br>
①明确并掌握翻译的原则; ②掌握古文翻译的一般方法。<br>
二、出示一段学生翻译的文章<br>
原文:<br>
晏子之晋,见披裘负刍息于途者,因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吾名越石甫。”晏子曰:“嘻!”遽解左骖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甫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与子犹未可邪?” 越石甫曰:“吾闻君子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是以请绝也。” (注)刍chú:喂牲口的草。 诎qū :委屈。<br>
学生译文:<br>
晏子到晋国,看见一个穿着豪华衣服背着柴草的人在路边休息,因为他是个君子。派人问他说:“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呢?”那个人回答说:“齐国人连累了我。我名叫越石甫。” 晏子感叹道:“啊!”立即解下自己的左边骖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载着他一同回齐国。到了家里,晏子没有向他告辞,就独自走进去了。越石甫大怒,请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答复说:“我晏婴还不曾与你交朋友,现在免了你的灾难,我对你还不可以吗?” 越石甫说:“我听说君子委屈不了解自己的人,而相信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请求与你断绝交往。”<br>
1、 请同学们找出翻译欠妥之处并作简要分析;<br>
2、 出示修改后的译文与学生译文作比较(投影);<br>
3、 出示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投影):<br>
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br>
达:就是“通畅”。即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无语病。<br>
雅:就是“有文采”。即要求译文“典雅”、“得体”。<br>
附:参考译文(投影)<br>
晏子到晋国,看见一个披着破衣服背着柴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认为他是个君子。便派人问他说:“您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呢?”那个人回答说:“是齐国人使我受害的。我名叫越石甫。” 晏子感叹道:“啊!”立即解下自己的左边骖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载着他一同回齐国。到了家里,晏子没有向他告辞,就独自走进去了。越石甫大怒,请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答复说:“我晏婴还不曾与您交朋友,现在使您免于灾难,我对您还不可以吗?” 越石甫说:“我听说君子被不了解自己的人委屈,而被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