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词鉴赏之诗歌考查的设问角度及答题范式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23 11:09: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50字。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歌考查的设问角度及答题范式教案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   尹贤明
  教学目标:
  1、总结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规律,了解其设问角度;
  2、规范诗歌鉴赏的答题格式,尽量避免无谓的失分。
  教学重点:加强训练、熟悉角度。
  教学难点: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教学设想:采用“投影诗词——学生演板——教师评判——总结范式——示例巩固”的步骤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馨导语:
  闲暇时,品一杯香茗,读一首唐诗宋词,看庭前花开花落,随天上云卷云舒,是何等的惬意与恬适。那一首首诗,读起来如鸣珠玉,余香满口;那一首首词,品起来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可是,当高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就得带着任务来读诗了。
  二、高考试题回顾:
  1、2007年高考全国I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2、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诗歌考查中,主要的设问角度及答题形式
  (一)理解内容类——从诗歌内容角度设问,解决问题应主要放在读懂内容这一步
  1、 理解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A、常见设问举例
  例1、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B、[答题范式] 身份+性格+思想。
  [示例一]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