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和测试(含答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19 14: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r>
“常见实词” 的学习,我们可以以课本附录中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br>
掌握实词时,主要注意两个方面:<br>
1.古今异义<br>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br>
2.一词多义<br>
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一是要掌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较大的义项;二是掌握联系语境推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三是注意古义与一词多义的交叉现象。<br>
二、弄清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r>
学习时以考试说明提供的20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蔫、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为重点。具体注意三个方面:<br>
1.联系语境<br>
根据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和前后搭配的词语及上下文进行识记和辨别。<br>
2.区分虚词<br>
准确判定虚词和实词同形的词在句中使用的是虚义还是实义,不要误虚为实。<br>
3.特殊虚词<br>
a.把握“诸、盍、焉、耳、尔、叵”等兼词的用法及意义。<br>
b.注意“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也乎哉”等虚词的连用,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上。要根据具体语境及全句的意思来考虑。<br>
C.注意单音与复音虚词的区别。如“于是”“然后”“可以”“从而”“其实”等双音词,<br>
古汉语中应按两个单音词去解释。<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