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表格式教案
《蒋捷词风格概述》教案
Wlingling0
学科 语文 执教 年级班级 高二
课题 《蒋捷词风格概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蒋捷生平,了解词人作品风格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探寻词人人生遭遇,大体把握词作艺术风格总体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风格总体把握,初步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寻词人人生遭遇,大体把握词作艺术风格总体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风格总体把握,初步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设想:结合蒋捷生平,探寻词人人生遭遇,大体把握词作艺术风格总体特征。本课时主要以教师介绍为主。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巨大的亡国悲痛使他的人生也增添了悲壮忧愤色彩。因此,他对景物的描写也加入了更多的内心感受。今天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他作品的基本风格,感受一下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知识链接:
1、蒋捷在宋元时期文坛地位:
蒋捷有《竹山词》传世,他与刘辰翁等人“以词鸣一时”,后人将他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末四大家”。他属于“历经亡国,入元后继续创作的遗民词人群”。
2、文学评论界对其风格的评价:
《全宋词》中辑录蒋捷词94首,对其所属的风格流派问题,历来有辛派和姜派之争。
三、了解几个问题:
(一)蒋捷词作的多重风格,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政局的动荡使他遍尝国耻家辱,亡国的巨大悲痛使他无法排解胸中的不平之意,因此他的很多作品中充满了家国之恨、人生之慨,有强烈的悲壮忧愤色彩。即便是景物的描写也加入了词人的内心感受,仿佛是一首首幽怨凄远的孤寂乐曲,读来凄婉苍凉。同时蒋捷词中还有一些格调清丽的灵动之音,表现出另外一种寻求解脱的风格。因此,蒋捷以风格多样的词作,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二)关于蒋捷风格流派问题,学术界有怎样的争论?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蒋捷词“学稼轩”;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把蒋捷列在辛词附录之下;
朱彝尊在《黑蝶斋诗余序》中认为蒋捷词“具夔之一体”。也有人倾向于蒋捷对辛弃疾和姜夔都有所继承和发展,转益多师,兼收并蓄,风格多样。可谓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三)蒋捷词作到底有哪些风格?
国破家亡的忧愤悲歌;
幽怨凄远的孤寂之曲;
格调清丽的灵动之音。
(四)结合生平,初步了解风格形成的原因与风格特征解读。
关于“国破家亡的忧愤悲歌”
1、国破家亡的忧愤悲歌与蒋捷的身世有何联系?
杨海明《唐宋词论稿》中有这样的记载:“蒋捷出身宜兴巨族,先辈中多宋朝大官,同族中出过像蒋兴祖那样的为国捐躯的抗金志士。”蒋捷出身名门望族,从小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他思想中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忠君爱国是他恪守的信条,也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正当蒋捷高中进士、图以报国时,南宋却灭亡了。这对蒋捷来说无疑是命运的捉弄。南宋灭亡后,蒋捷多漂泊在江浙吴越一带,大量的词作也作于此时。
2、关于生动地叙写亡国后飘泊流浪的生活和饥寒交迫的生存状态代表作品有哪些?
如著名的《贺新郎•吴江》、《尾犯•寒夜》、《瑞鹤仙•乡城望月》《贺新郎•兵后寓吴》等,都是感慨身世遭遇、抒发怀国情绪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虞美人•听雨》,以高度简练的手法概括了词人悲苦的一生,也是众多南宋遗民们命运的写照。
词人选取了三幅画面共同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的人生长卷。词中也透视出社会由安定到动乱的演变过程,国破家亡、漂泊困顿,更加剧了词人的忧愤情绪。
关于“幽怨凄远的孤寂之曲”
1、幽怨凄远的孤寂之曲与蒋捷的人生节操有何联系?
蒋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元朝统治下度过的,元大德年间,有人荐举他做官,他义不仕元,最终抱节而终。《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说:“其词炼字深稳,抒词谐畅,为倚声家之正轨。不但抱节终身,其人品为足贵也。”蒋捷的高洁人品受到了词论家的广泛赞誉。作为遗民词人,蒋捷面对残酷的现实,所能做的只能是用曲折委婉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借用幽怨凄远的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孤寂的感受。
2、关于“幽怨凄远的孤寂之曲”在作品有有哪些呈现形式?
蒋捷借助咏物写景之作来寄托亡国悲恨和流离悲苦,表现在对秋景的描写上。他的94首词中有8首以秋为题,如《贺新郎•秋晓 》、《声声慢•秋声》、《金蕉叶•秋夜不寐》、《步蟾宫•中秋》、4首《秋夜雨》。蒋捷特别善于描写秋景,通过对秋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因痛失故国而产生的悲凉凄惨之情。萧瑟的秋景与词人失落的忧愁、孤寂的心情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凄凉的秋色图。
关于“格调清丽的灵动之音”
1、文学评论界的评价?
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文学史》中评价道:“在四大家中,他的词是最有自然之趣的。”
刘熙载《艺概》云:“蒋竹山词,未及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视梦窗较清。刘文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
2、“格调清丽的灵动之音”主要体现在他的哪类作品中?
清丽之中见情趣、灵动是蒋词的又一风格特征,这抒情小词的创作当中。蒋捷的抒情小词善于用明丽轻快的语言来抒写活泼生动的景象,让人读后如同品了一杯清茗,余香漫溢,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如《解佩令•春》、《昭君怨•卖花人》: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这首小令采用口语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江南春晨卖花人和买花人的神情。两个出场的人物在前台表演,始终未出现的却是在后台指挥的“帘里”人。而我们却分明感到了她的存在,那个不曾出面的“帘里人”才是主角。作者就是通过清丽的语言展现了十分活跃的一幕,处处洋溢着欢快、明朗的气息,带有灵动之美。
四、小结:
蒋捷的词风受到多个流派的影响,如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和以姜夔为代表的典雅词派。辛派豪迈奔放,慷慨激烈;姜派风格雅致,伤感凄婉。蒋捷吸收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对辛派和姜派均有所继承和舍弃,从而形成了自己多元的风格。
蒋捷的词中有大量的忧愤悲壮、慷慨悲凉的篇章,有辛词的痕迹,但由于“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的差异,创作环境及创作原则的不同,蒋捷的词中缺少了辛弃疾词中豪迈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蒋词与辛词的一个区别。但蒋捷的词中却多了自然之趣,他的抒情小词格调清丽而又趣味盎然,显然是受了姜夔词风的影响,但他又能够勇于突破姜词内容和格律的限制,进行大胆的尝试,摆脱了内容贫弱、形式较为琐屑的倾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五、作业布置:
要求:诵读教材中的篇目,按风格,给作品初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