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910字。
高三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大全
语文组谢道鸿
目录
专题一、必修1—5册文言文复习………………………………………………002
专题二、新闻阅读与实践………………………………………………………019
专题三、经典阅读………………………………………………………………028
专题四、现代文阅读……………………………………………………………037
专题五、古诗鉴赏——边塞征战诗……………………………………………043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简明、连贯、得体………………………………………050
专题七、作文教学………………………………………………………………079
学期教学总结……………………………………………………………………089
专题一:必修1—5册文言文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温习文本,积累文言文的常见词语、句式,提高学生用课本知识学习课外文言
文本、解决课外文言知识的能力。
2、归纳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着眼于名篇名句
[教学设想]
1、 讲练结合,配合一定的习题,特别是高考习题。
2、 原则上一册一周(包括习题处理),有的文本从简。估计15课时。
3、 提要式指导,避免吵冷饭。
[教学内容与步骤]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兰》《赤》《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
一、利用“对文”知识
1、《兰》是骈体文,可利用其“对文”特点。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做一样;把……看做相等)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
2、《赤》是赋文,也可利用其“对文”特点,课后有这方面习题,要掌握其方法。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 、一般文言文中也有“对文”现象
轻鲦出水,白鸥矫翼。《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二、触类旁通,理解记忆。
1、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暂:形旁“日”,时间短暂,片刻,一时。“暂得于己”:一时感到快乐。
暑假学过《搜神记•紫玉传》,吴王夫差的小女紫玉和书生韩重生死如一的故事: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何时才把你来片刻忘记。何时能忘你片刻)
2、曾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殊故山殊可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死。由字形可知。又:殊死的战斗。
——差异,不同。“殊途同归”、“悬殊”。“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特别,出众:“殊荣”,“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
——很,甚: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稍解。
4、矫轻鲦出水,白鸥矫翼。《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把弯的东西弄直。
——矫正,纠正:矫枉过正。枉,弯曲。
——举起,扬起: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矫命、矫诏、矫制。
5、危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高:危楼高百尺
——危险:危言耸听
——正直,端正:古人席地而坐,高就意味着端正、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