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40字。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
第二讲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合肥润安公学 王修胜
教学目标:
1、陈述性知识:形近字、音近字、形近音近字、易混字。
2、程序性知识:自己常出错的,记不准的字移地记忆。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教学重点: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难点:识记常用字字形,形声字、易混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解读
内容解读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汉字字形这一考点从1992年至今每年必考,就是在2003年试卷结构作了很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重现率仍为100%。从07年开始,《考纲》在本条款中特意加上“常用字”三个字,这就更进一步的确定了本考点的考查范围,只考那些常说、常读、常写的字的字音。考查的内容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反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那些冷僻字不会再考。
能力解读
A级,识记。
汉字数量多,字形复杂,正确识记和运用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向课本学习汉字。要在对每一篇美文的诵读与理解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不断扩大识字量。
2、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汉字。要在阅读过程中,汲取课外读物中丰富的知识营养,努力扩大识字范围,丰富文字仓库。
3、复习中抓住重点。应把国家语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典》作为重要的复习资料。
4、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于查字典的习惯,不轻易放过,每一个搞不明白的汉字。
5、在写作中巩固汉字的识记成果。要充分发掘潜力,把所学到的汉字应用到写作中去。
二:命题规律
字形题,从2002年开始,年年必考。安徽卷这两年都考,08年估计还是考查这个考点。
近几年来,字形考查的主要是同音形近字的字形、音同音近字的字形、音近形似字的字形以及常见成语中的字形。
1、设题稳定,以单选题出现。
2、试题设问形式多为“有错别字的一组”或“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每个选项一般有四个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4、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易混字,特别是易混字,即因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常见、常见字。
三:命题趋势
1、考查仍会延续单一性的特点。
2、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字形的各个方面,如因字形相近、音形义全相近而误。
3、在词语、句子和语段中考查字形。
四、突破方法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1、据“义”记形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近的字“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融会贯通”不应写作“融汇贯通”。因为“融会贯通”的词义是“参合多方面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