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19 15: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复习古代诗歌涉及到的相关文学常识
2. 学习掌握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3. 了解高考涉及到的诗歌鉴赏题型
4. 学习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二. 教学难点
1. 诗歌文学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诗歌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 教学设想
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典型试题的分析,教给学生一定的解题能力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相关知识的复习
1. 诗歌发展史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是我们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唐诗,宋词,元曲这样光芒四射的艺术高峰。这些高峰的出现,正是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诗经》算起,到唐代近体诗的出现,古诗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先秦诗,骚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我国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两汉时期,民间乐府加强了叙述成份,文人古诗深化了抒情功能。建安以后,名家辈出,诗人创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艺术空前活跃;从内容看,政治,社会,田园,山水,边塞,宫廷,咏怀,咏史,战争,劳役,玄言,游仙,咏物,艳情,都接触到了;从形式看,五言古诗趋于成熟,七言歌行普遍流行,律绝近体逐渐萌生;再从文学技巧与风格来看,魏汉风骨,齐梁声律,民歌的天然色泽,文人诗的琢炼手法,清新,俊逸,风华等各种体态风貌特长,无不得到发展。所有这些,都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留下了印记。唐诗正是一代诗人承受了丰厚的传统,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创建一代新风的结果。
(1) 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2).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补充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彪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木兰诗》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南朝尽管政权频繁更替,但与动乱的北方相比,社会是比较安定的。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男女之情成为乐府诗歌的唯一主题。“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