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复习学案:文言文断句题
- 资源简介:
约9320字。
考点四 文言文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近几年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4选1”的形式,断句题依然是今后文言文考查的热点。
一、断句题6大思维角度
(一)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解题示例|
【例1】 (2019年全国卷Ⅲ,改编)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鲁 人 或 曰 夫 鲁 小 国 而 有 战 胜 之 名 则 诸 侯 图 鲁 矣 且 鲁 卫 兄 弟 之 国 也 而 君 用 起 则 是 弃 卫 鲁 君 疑 之 谢 吴 起
[思维流程]
句中的“鲁人”“小国”“战胜之名”“起”“卫”“鲁君”“之”“吴起”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如“夫鲁小国”后面应断开,“而君用起”后面应断开,“鲁君疑之”前后均须断开。
[组织答案]
[答案]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参考译文]
鲁国有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起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罢免了吴起。
|对点演练|
1.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逢 申 初 劾 基 命 后 以 炮 炸 下 狱 拟 戍 帝 犹 以 为 轻 亦 以 基 命 言 得 如 拟 为 首 辅 者 数 月 帝 欲 委 政 延 儒 遂 为 其 党 所 逐
解析: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基命”“帝”“首辅”“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比如“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
答案: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参考译文]
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政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
(二)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