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答题规范导学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6100字。
《诗歌鉴赏答题规范》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鉴赏的答题规范,培养诗歌鉴赏的答题能力。
2、提高自能领悟和概括能力,提升自能探索和评析水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高考语文中,诗歌鉴赏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说它是个重点,是因为它占有十分;也就是除作文外,它占有九分之一。说它是个难点,是因为它的分数不好拿;十分之中能拿个五六分就不错了,有的甚至只能拿一两分。之所以难拿到分,固然大多是因为鉴赏能力不够强,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因为优劣不分辨,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想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除了要提高鉴赏能力外,还必须加强优劣分辨,强化答题规范。
二、新授内容。
(一)答题原则:
1、诗歌鉴赏,有些什么答题原则?请具体解说。(提示:一般说来,题目总有提问、要求和提示。)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怎么提问就怎么答(依据提问)。如果问你东在哪里,你却回答西在何处;答非所问,能得到分数吗?所以,必须对答所问,哪样提问就哪样回答。二是怎么要求就怎么答(根据要求)。如果要求你向南前进,你却向北进军;南辕北辙,凭什么给你分数?因而,必须靠船下篙,怎样要求就怎样回答。三是怎么提示就怎么答(借助提示)。如果提示你一直向前,你却拐弯向右;无视提示,能回答得好吗?因此,必须借助导航,怎样提示就怎样回答。
2、请看例1(泰州卷),具体说说答案是否符合答题原则。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大意:春风中,梨花飘舞,玉阑飘香;满庭春色一片沉寂,闭锁在建章宫内。只有落花宫官不禁止,全教它们飞舞出宫墙。)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从答题来看,合符答题原则。一是提问与回答相符。题目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回答用了反衬手法,做到了怎么问就怎么答。其二,要求与回答一致。题目要求回答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回答也确实说出了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符合答题的第二条原则。其三,能分析具体运用。在点出反衬手法后,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反衬在诗中的具体运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题目本身没有具体提示,当然也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