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7/13 17:03:5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940字。

  必修三  文言文复习学案(共计:八课时)
  Xuzhouyizhong    dingyun
  学习目标:
  1. 自主积累并掌握课文中的实词、虚词、活用及常用的文言句式。
  2. 梳理文本理解文意,注意课本写作素材及章法技巧的积累运用。
  3. 熟练翻译、背诵对应课文,默写《离骚》全文。
  《指南录后序》复习学案
  一、文学常识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劝理宗迁都,朝臣不敢说话,时任礼部郎官的文天祥力主抗敌,上书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并提出防御之策,但未被采纳,他便弃官归家。后来担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等地方官。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逼愈急。文天祥拿出全部家产充当军费,在赣州组织军队,前往保卫南宋首都临安,被任命知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文天祥临行时,上书请斩亲元的兵部尚书吕师孟以振作士气,并提出分天下为四镇(四个战略区)合力抗元的策略,都没有结果。德祐二年(1276)正月,命文天祥知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担负保卫京师的责任。不久,元军攻占临安城北的高(一作“皋”)亭山。正月二十日,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议和,元军扣留了他,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市)途中,到镇江脱身逃回温州,辅佐端宗赵昰(xià)力图恢复,继续抵抗南下的元军。1278年12月,在广东省海丰县的五岭坡战败被俘。元将张弘范逼文天祥写信招降驻守厓山(宋军的最后一个据点)的张世杰,他写了自己的诗作《过零丁洋》给他。诗的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他对劝降者的回答,也是他舍生卫国的赤胆忠心的写照。文天祥被解往大都时,先后两次自杀、绝食不死,元世祖忽必烈百计劝降,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于1282年12月9日从容就义。
  二、解题。本文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有删节。《指南录》,是文天祥的诗集。他用诗记述出使北营与敌抗争的情况和南归途中的艰险历程。“指南”,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借以表达作者冒死奔向南宋决不向来自北方的元军屈服的思想感情。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就道出了《指南录》取名的意义所在。
  序,文体名称,亦称“叙”。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写在正文之后的叫后序,也叫跋。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有作者自己写的,大都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指南录后序》属于这一种。
  三、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层见错出
  2.古今异义(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3)为巡船所物色                (4)以至于永嘉                     (5)几彷徨死
  3.一词多义
  (1)间    得间奔真州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3)如       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
  4.词类活用(1) 虽貌敬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予分当引决     /草行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                             (2) 道海安、如皋
  (二)、文言虚词
  1.而
  (1) 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2)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2.以
  (1) 然而隐忍以行                       (2) 挟匕首以备不测
  (3) 几以捕系死                         (4)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 以资政殿学士行                     (6) 将以有为也
  3.则
  (1)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1)初至北营, 抗辞慷慨, 上下颇惊动      (2) 但欲求死,不复顾 利害
  (3)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4) 坐桂公塘土围中, 骑数千过其门, 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1)予羁縻不得还      (2)无日而非可死         3)几以不纳死
  3.倒装句(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君亲其谓予何
  四、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2)写作启示
  《五人墓碑记》  复习学案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一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后读过即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至七次始罢。崇祯四年进士,曾集郡中文士,结复社评议时政,为权贵所恶,后以党祸而死。著有《七录斋集》等。
  时代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党羽遍布天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