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文言语句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难点23 翻译文言语句<br>
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采用主观题型,提高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难点主要在对重点词语的准确理解,对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的正确处理,对语句整体语意的总体把握等。<br>
●难点磁场<br>
[试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后各语句。<br>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指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握兵在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至泾阳来朝,中外俱有变。乃入见,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人之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指赴宴),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于公。其下衷(贴身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br>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br>
①此天谴,非人患也。<br>
译文: <br>
②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br>
译文: <br>
[试题2](★★★★)(原文见难点18选文一)<br>
翻译文中画横线语句:<br>
①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br>
<br>
②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br>
<br>
●案例探究<br>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br>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题在第Ⅱ卷)<br>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br>
<br>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br>
<br>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能力层级为B级。<br>
知识依托: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知识的积累。<br>
参考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br>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br>
错解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对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译不准确,二是对“知与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补出。<br>
方法技巧:①句主要涉及对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原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性的推断,“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谓”,说也。翻译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气特点。②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词,“知”指“知之人”,“不知”指“不知之人”,这种情况在《出师表》中也有例句,如:“宫中(之吏)府中(之吏)俱为一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等等。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补出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