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文言语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2 13: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难点23    翻译文言语句<br>
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采用主观题型,提高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难点主要在对重点词语的准确理解,对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的正确处理,对语句整体语意的总体把握等。<br>
●难点磁场<br>
[试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后各语句。<br>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指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握兵在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至泾阳来朝,中外俱有变。乃入见,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人之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指赴宴),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于公。其下衷(贴身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br>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br>
①此天谴,非人患也。<br>
译文:                                     <br>
②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br>
译文:                                       <br>
[试题2](★★★★)(原文见难点18选文一)<br>
翻译文中画横线语句:<br>
①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br>
                                                   <br>
②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br>
                                                   <br>
●案例探究<br>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br>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题在第Ⅱ卷)<br>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br>
                                                        <br>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br>
                                                        <br>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能力层级为B级。<br>
知识依托: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知识的积累。<br>
参考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br>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br>
错解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对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译不准确,二是对“知与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补出。<br>
方法技巧:①句主要涉及对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原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性的推断,“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谓”,说也。翻译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气特点。②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词,“知”指“知之人”,“不知”指“不知之人”,这种情况在《出师表》中也有例句,如:“宫中(之吏)府中(之吏)俱为一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等等。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补出来。<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