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 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1 23: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言句式<br>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是文言文学习与备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灵活;另一方面,准确理解并把握文言句式也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br>
●难点磁场<br>
[试题1](★★★★)(原文见难点18选文一)<br>
下面各句中补出部分错误的一项是<br>
A.(王导)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B.及(帝)徙镇建康,吴人不附<br>
C.(帝)存问风俗,虚己倾心        D.(王导)潜有兴复之志<br>
[试题2](★★★★)(原文见难点18选文二)<br>
下面各句中补出部分错误的一项是 <br>
A.喜击剑,人莫能当(之,代尹翁归)<br>
B.及翁归为市吏,(霍光)莫敢犯者<br>
C.(翁归)对曰:“翁归文武兼备……”<br>
D.莫有怨(翁归)者<br>
●案例探究<br>
[案例1](★★★★)(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br>
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br>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r>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br>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br>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br>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成分省略。能力层级为B级。<br>
知识依托:古汉语语法知识等。<br>
解析:A项前文的主语是“荆”,而后句“登太行而望郑”的主语应为“五员”。<br>
答案:A<br>
错解分析:错选D,没有理解语句的基本含义,误以为“求之江上”的“求”为寻找、捕捉之意,因而也就把“之”误以为是指五员。“之”应指渡五员过江的丈人,“使人求”的主语应是五员,与前句相同。<br>
方法技巧:把握全文大意,然后从上下语句的联系中仔细分析。<br>
[案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br>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br>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br>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br>
C.苦请,(颍)遂便为留。<br>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br>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中的成分省略,主要是主语的省略,也有介词宾语的省略。能力层级为B级。<br>
知识依托:古汉语语法知识等。<br>
解析:B项省略的主语不是“琼”,而是“研”;C项省略的主语也不是“颍”,而是“琼”;D项中介词“从”后面的宾语则不是“琼”,而是“有粟家”。<br>
答案:A<br>
错解分析:错选C,误把语句理解为:最后颖留下了瓜;而句意应为:颖苦苦请求,琼才留下了他的瓜。错选D,属粗枝大叶,以为琼为百姓办了大事,于是把好事全归于他。<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