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提取关键词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090字。
不畏浮云遮望眼
——如何提取关键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加强对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认识。
2.明确高考对此考点的要求及考查方式。
能力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两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2. 训练学生寻找四种解读文章中心内容的突破口。
3. 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文段语意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解题方法的学习,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
教学设想:
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因为这个能力会涉及到阅读、语用、作文审题等等,是一个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很重要的能力。所以,我设想通过这样一节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指导课,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及准确把握语意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教学重、难点:
如何寻找中心话题和寻找中心句。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从10年江苏的一道高考运用题谈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