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言揣意,分解整合——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4140字。
由言揣意,分解整合
作者:王忠亚
【教学缘起】
诗歌鉴赏试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难点,也是学生视为畏途的题型之一。很多学生反映答古诗鉴赏试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而很多教师也认为诗歌阅读鉴赏讲不讲都差不多,要靠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确,对中学生来说,读懂诗歌难,鉴赏诗歌更难,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得过且过,避重就轻。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诗歌鉴赏也如此。本节课试图从鉴赏诗歌最基本的层面入手,先教会学生去读懂诗歌“写的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逐步认识诗歌的本质,进而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任何作品,读懂都是第一位的。只有读懂了诗歌“写的是什么”,才有可能去分析它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么样”等问题。现在我们试着来分析诗歌鉴赏中“写的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分类解析——读懂一首诗“写的是什么”的几个步骤
基本思路:教师出示几首诗歌,要求学生从不同层面来理解诗歌写的是什么,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懂一首诗“写的是什么”的基本规律。
(一)对诗歌词句的理解
【能力要求】
⒈能串讲诗句,翻译解释句中的关键词。
⒉会分析诗歌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例1]对下面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答案] B
[解说]此项错在对“少”字的解释上,在此“少”应是“少有”的意思。可以作为这一解释的佐证有:“幽居”“闲居少邻”“草径”“荒园”“宿鸟”“敲门”“野色空旷”“幽期”。
[例2]对下面一首作品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