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9950字。
文言文句式教学设计
温晓兴
教学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要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课时安排:五课时
高考考查文言句式,一般不单独设题,大都放在句子理解和翻译中考查。下面我们对这些特殊句式做一个梳理总结。
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下面分述之。
1.主谓倒装
方法指导:主谓倒装即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为主语,“甚矣”是谓语,前置了,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又如:
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2.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在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句中,“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者”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之人,未得。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之少年)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之人马甚众)
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⑶判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