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炼字之妙赏析”教法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4 12:56: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310字。
  “古诗炼字之妙赏析”教法示例
  【案例主题】
  诗歌用最单纯的色彩演绎着最深刻的内涵,用最凝练的语言诠释着最绚丽的心卷。诗歌语言不仅要求精练,而且还要求形象生动、讲究韵味。
  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果。
  鉴赏诗歌语言,其中炼字显得如此重要。那么,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在文学教育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中一字生辉的韵味和魅力的。
  【案例描述】
  师: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生:“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融融月色,银辉倾泻,梅花恬静地处于朦胧月色的轻笼之中,色彩自然由明丽而黯淡。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美妙的意境。真可谓一字生辉!
  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那份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古人的这些炼字的佳话生动展示了诗歌语言中一字生辉的妙处。
  那么,如何赏析古诗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歌体会炼字的韵味和魅力吧。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师:诗人为何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而不用“挂”“升”等词呢?
  生(分组讨论):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用一“涌”字,有一种强烈的动感,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星星垂挂在远天,显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
  同样意境的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