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00字。
诗歌鉴赏之考点复习教案
主 备:李保国、周 超 审 定:孙 振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说明》中的相关内容。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诗歌鉴赏的有关方法。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
考纲、炼字、艺术手法、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高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大量古诗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乐府的叙事,汉魏的风骨,并初步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高远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恬淡优美,柳永的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超脱,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从高考的角度,对古诗鉴赏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考纲阐释
2008年考纲对诗歌鉴赏部分的规定如下:
能力层级为D级。考查材料的选择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考纲的要求,为我们平常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节课我们重点讲一下诗歌的语言鉴赏。
三.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
诗贵含蓄,语言的凝炼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古人很重视炼字,贾岛“推敲”的典故,千古传为美谈,唐代诗人陆延让亦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慨。
诗僧齐己曾写过《早梅》诗,其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哪个好?为什么?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图中,雪掩孤村,苔枝缀玉,白雪皑皑,孤梅怒放,极富意境美,所以“一”字不仅好在暗合题目“早梅”,而且一枝梅花怒放于皑皑白雪之中,愈发显得梅花是那样的清奇,香绝,孤艳,更富于意境美;而从情感上,“昨夜一枝开”则能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
可见,古诗之中,往往一字之差而境界迥异。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一些关键的字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有的甚至成为诗眼,而这些字词也正是高考的热点,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字词呢?
四.关注高考热点:
两种含义深刻的词语
1、动词 2、修饰语
(一)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首先要特别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有很多例子,比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