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50字。【2008年考点解说】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两个考点要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评价。这两条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前一考点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提的,要求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后—考点是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提出来的。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所谓鉴赏,实际就是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渎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一. 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 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