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言表达得体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30 16:59: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郑州九中  王世来
步骤
考点分析
学情学法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一)考纲解读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明确,“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体现语境的要求,就是说话用语要分清对象,注意场合,正确使用谦辞敬辞,把握说话语气等。
体现语体的要求,就是要分清语体,做到语体(口语、书面语)色彩和文体(政论文、新闻稿、贺辞等)色彩得当。
(二)考题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语言得体几乎连年涉及 且所占分值较大,备考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得体的高考题型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词得体。
 例如 2005年全国卷第19题, 2006年安徽卷第4题
第二,转述得体。要求转述者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称呼等进行转述。
    例如 2004年江苏卷23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
  第三,按照文体或场合要求进行改写。
例如2003年全国卷I第25题,2004年福建卷第24题,2005年全国卷I第20题
(三)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语体的不同调整用语,做到语言得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用语的对象、场合、感情、语气以及语体、文体色彩来
  调整用语,做到语言得体。
教学难点:
         辨析并修改不得体的语言。
二、学情学法分析
该课题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讲授。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但掌握得还不够系统、深入。因此,本课题采用讲解归纳、交流讨论、应用反馈等方法进行学习。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
注重情景的创设,用情景贯穿课堂,紧扣考纲,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将语言表达和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而又极富知识性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课堂。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协助者,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对知识进行补充和归纳。
本课题讲练结合,容量较大,将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根据语境要求调整用语。
          第二课时,根据语体要求调整用语。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交流讨论
知识延伸
课堂反馈
回顾小结
布置作业
“洗手间”—朋友
“洗手”—农村老太婆
用语要分清对象
一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指用语必须研究听话者,根据受话对象的不同,讲究说法和分寸,符合彼此角色关系。
 人口普查员问农村老太太“有配偶吗?”对方听不懂,问“有老伴吗?”对方就懂了。
 给九十八岁的老人祝寿,不宜用“祝您长命百岁”。
二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指用语须研究说话者“个性”,人物的语言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