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成语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掌握主动 巧破机关<br>
――谈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特点<br>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之一,要想提高成语题的应试能力,关键是要掌握成语题设误上的一些特点,才能做到从容应对。<br>
一、 从感情色彩上设误<br>
例1、(1998年题)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br>
“处心积虑”是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而语境义是厂领导为救厂而用尽心思,应用褒义的“呕心沥血”或“殚精竭虑”,文中却用了贬义词,显然有误。<br>
成语感情色彩误用比较多,近几年涉及到的有“火中取栗、趋之若鹜、炙手可热、无所不为”等做题时,应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的感情色彩吻合。<br>
二、 从形容对象上设误<br>
有些成语形容甲对象是合理的,正确的,而用来形容乙对象就不合理,不正确了;从这个角度动运用恰当,而从另一个角度运用就不恰当了。<br>
例2、(2002年题)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r>
“汗牛充栋”本是形容书籍很多,而题干中却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显然是形容对象错了。<br>
从形容对象上设误,高考每年都涉及到,像1999年题“美奂美轮”是形容房屋的,而题中却用来形容工艺品。2000年题“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悟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题中说刊物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编辑质量”,即不是指人,也没有悔改之意,显然不当。<br>
三、 从语法上设误<br>
有些成语的运用,在一定语境中要正确地表达意义,在语法上必须合乎句法规则。有时候,从修饰语和中心语、动词和宾语等的搭配上较容易辨认出成语运用是否正确,做题时,应注意成语与其前后词语搭配是否合乎规范。<br>
例3、(1997年题)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r>
“莘莘”是众多意,题中却用“一位”来限制“莘莘学子”,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互相矛盾。<br>
四、 从成语的多义性上设误<br>
一些成语有多样性,高考有时会针对易误的,不常用的义项予以设题,因此要辨析一个成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必须注意其前后的语境暗示因素,再定其义项。平时复习则要搞清常用成语的不常用义项。不要以偏概全、片面理解成语。<br>
例4、(1992年题)每当夜暮降临,饭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br>
“灯红酒绿”旧指①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娱乐场所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