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素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5 9:25: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和毫无民族偏见的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和毫无民族偏见的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设想
  《藤野先生》是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和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它们是过往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本篇文章记叙了作者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四、教学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我准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上,因此我选用了如下学法:
  1.朗读法:运用两个晨读指导学生多朗读,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鲁迅先生在远赴日本前,写了一首绝句《自题小像》,这样写道:
  屏显: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成为真正的“民族魂”。毋庸置疑,鲁迅是伟大的。但他其实也是平凡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藤野先生》,从他在仙台学医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认识两位人物——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体悟他们的平凡,敬仰他们的伟大!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两个兄弟分别叫周作人,周建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出生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列夫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五四运动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12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