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6年中考“大纲卷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作者:不详 时间:2006/3/21 19:22:4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2006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分为大纲卷考试说明和课标卷考试说明两种。本文主要进行大纲卷考试说明的解读,为使用大纲卷的考生提供一点帮助。
北京市中考统考在经历了03年的尝试,04年的摸索,05年的总结后,2006年将是一个基本定型进一步完善的年份。通过与2005年考试说明的对比来解读06年中考说明,应该说是比较切合实际且有意义的。
2006年大纲卷考试说明与05年考试说明相比,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稳中有五变。“四稳”
① 考试性质不变。都是以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都是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提供分数,有助于高级中等学校能够根据考生成绩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推进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良好的导向作用;都强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② 考试范围不变,坚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北京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考试的基本范围,重点考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基本能力。
③ 考试内容和目标中,语文基础(六条十二点)、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不变。
④ 考试方式、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等也都不变。
以上这几点,很好的保持了中考试题的稳定性,为广大师生宏观地准备中考明确了目标。“五变”
变化一:现代文阅读部分在原来五点(内容见考试说明,本处从略)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点:“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与此相对应,“题型示例”部分所列现代文阅读的四个选段中新增了三道练习,即(1)魔鬼城最能引起你兴趣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有人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污染是避免不了的,只能是先污染后治理,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例说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毛估"的认识。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参考答案中没有给出他们的答案。如前面所说,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呈现有增无减的势头。实际阅卷中这个也是拉开分数差距的试题。透过这一变化,可以预测,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在命题上毫无疑问地会加大这类试题的权重。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进一步展开,考生可收集一些例题进行分析揣摩。
变化二:附录一中文章示例的篇目有变化。“考试范围”在界定文章示例的功能时说,“以规定的文章示例及与之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考试内容”,换言之,文章示例承载了阅读文章的难度。篇目的变化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量,对更好地体现考试的“必要的区分度”提供了条件。“05年考试说明”文章示例所列篇目共有34篇,“06年考试说明”有62篇,其中删去05年《七根火柴》、《白毛女》选场、《送东阳马生序》《关雎》《木兰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浣溪沙》等7篇,新增35篇。新增的篇目有现代文(含诗歌)19篇:《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荔枝蜜》《散步》《菜园小记》《我的老师》《一面》《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鲁迅自传》《社戏》《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天上的街市》《梅岭三章》;《食物从何处来》《死海不死》《纪念白求恩》《怀疑与学问》等。文言文4篇:《愚公移山》《爱莲说》《马说》《三峡》等;古诗12首(篇目略)。
变化三:附录二中外作家有44人,比“05年考试说明”增加15个,去掉王愿坚、晏殊二人,新增郭沫若、艾青、魏巍、宗璞、闻一多、吴伯箫、李商隐、周敦颐、曹操、司马迁、王勃、王维、岑参、莫泊桑、都德等15人。这里说明一点,变化二与变化三是相关联的,篇目入选,作者也基本属于文学积累的识记范围。
变化四:附录三背诵篇目05年9篇,06年14篇,去掉《关雎》《出师表》,新增《爱莲说》《春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泊秦淮》《水调歌头》等7篇。
变化五:附录四“词语表”也有变化。一是数量有变化,由原来的1000个词语变为1100个,新增加100个成语。二是内容上对原来的词语有增删调换。
还有一个说不上是变化的变化:作文部分的“材料作文”所给示例材料换了新的内容,但与去年的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于实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五点变化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应是变化一。它关涉到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问题。而且根据近两年的考试阅卷情况数据分析,开放性试题常常是考生阅读部分分数的分水岭。考生在抓其他考试内容的复习的同时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并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以期减少在这里的丢分。
另外,05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语文基础部分第10题,原来作为答案的C项在06年考试说明中有了一点语序上的变化:原句“国家林业局大熊猫调查队对保护区进行了大熊猫生存状况综合调查。”改为“国家林业局大熊猫调查队对保护区大熊猫生存状况进行了综合调查。”考生在研读时要注意揣摩思考,这里面提醒考生考场作答时如何应对问题选项的应急处理策略。
附带说明一点,可能是校对的问题,文章示例中“如梦令(常记溪亭口暮)”中“口”字当作“日”字,显系错误;还有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当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考生应当熟读教材,要以教材为最终参照去识记知识点。
06年命题预测
因为有前面所述的“四稳”,所以06年中考试卷与05年试卷大体上会保持一致,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等也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五变”带来的很可能是基础部分权重分略有降低,阅读中开放性试题比例及权重稍有增加。这大概会成为06年命题热点。在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5:3:2的难易比中,“2”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此。
复习建议
《中考说明》,它包含了中考的所有信息,认真研读它,将使考生明白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只要认真研究它,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定能在中考战役中取得胜利。
考生要认真研读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1)题型示例:“题型示例”中列举的考试题型,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一部分在《中考说明》中比重比较大,要逐条学习,深刻领会,这样才能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
(2)要重视题型示例中所选的试题。我们知道,题型示例具有样卷的功能,它对命题具有示范作用。这些试题都是命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具实战性,是一般的模拟试题无法比拟的。考生一定要反复研究这些例题,要研究它的选材特点、命题思路、命题角度,认真研究所给答案,从中明了答题的规律,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研读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生在做题后要能对每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讲得清理由,因为能说出理由表明对这个知识点真正弄懂了,消化了,掌握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