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070字。
商丘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意蕴极其丰富,所以对它的解释往往只能照亮它的某一个侧面,而不可能穷尽它的全部的意蕴,因此对它的解释就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我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红楼梦》描写了贾府内部和外部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家族关系,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极其真实、深刻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社会生活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小说过去是没有的。
第二个层面就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但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究竟在哪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并不在于贵族家庭衰亡的悲剧,也不仅仅在于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的爱情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在于作者提出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被毁灭这么一个悲剧。
什么是曹雪芹的审美理想?这要联系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汤显祖讲的“情”,和古人讲的“情”,内涵有所不同。它包含有突破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内容,就是追求人性解放。他写了《牡丹亭》,塑造了一个“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情”字。他的审美理想也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开头就说过,这本书“大旨谈情”。曹雪芹就虚构了、创造了一个“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观园。
大观园是一个理想世界,也就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是一个“清净女儿之境”。但是这个理想世界,被周围的恶浊的世界所包围,不断受到打击和摧残。林黛玉的两句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仅是写她个人的遭遇和命运,而且是写所有有情人和整个有情之天下的遭遇和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情”是一种罪恶。贾宝玉被贾政一顿毒打,差一点打死,大观园的少女也一个一个走向毁灭:金钏投井,晴雯屈死,司棋撞墙,芳官出家,鸳鸯上吊,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直到黛玉泪尽而逝,这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交响曲的音调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人心。“冷月葬花魂”,是这个悲剧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
《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很深的感悟,一种哲理性的感悟、感兴、感叹。他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这就是《红楼梦》的意境。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哲理性(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层面。《红楼梦》的人生感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个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
以上是我对《红楼梦》的意蕴的一种很粗糙的阐释。《红楼梦》是说不完的,我们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将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
(摘编自叶朗《〈红楼梦〉的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的意蕴丰富,对它的解释往往只能展示它的某一个侧面,难以穷尽它的全部意蕴,所以能无限地阐释下去。
B.《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悲剧,但《红楼梦》的悲剧并不是贵族之家的衰亡悲剧,也不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C.曹雪芹的审美理想继承了汤显祖的美学思想,两人的美学思想核心都是“情”字,都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
D.《红楼梦》的人生感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方面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通过对比曹雪芹和汤显祖的美学思想,阐明了《红楼梦》的悲剧性。
B.文中以贾宝玉和众女子的遭遇为例,说明大观园被恶浊世界摧残、吞噬。
C.文中分别从社会性、悲剧性和哲理性三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的意蕴。
D.作者承认自己对《红楼梦》意蕴的阐释很粗糙,认识到难以穷尽其意蕴。
3.根据原文内容和《红楼梦》原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说它是封建家族的兴衰史就是从第一个层面认识《红楼梦》的意蕴。
B.大观园是贾府中的别墅,是一个“清净女儿之境”,也是“太虚幻境”在现实世界的化身,是寄托了曹雪芹理想的世界。
C.林黛玉聪明灵秀,文才旷世,但结局泪尽而逝,这与其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一致。
D.《红楼梦》渗透着曹雪芹对人生的感悟,并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哲理性的层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领域存在着药品价格虚高、流通不规范等问题,加重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力清除了带金销售积弊,挤掉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灰色费用空间,有利于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开展了三批全国集采,共涉及1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