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邹韬奋)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1890个字。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体味细腻的描写中表现真挚、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点]
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教学难点]
细腻的描写中表现真挚、深沉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同学们,小时候陪伴我们最多的人是谁?在你耳边唠叨最多的人是谁?周末进了家门,你第一声最想喊的人又是谁?
对于母亲,有太多的赞歌,却没有哪一首能唱尽母亲的爱;
有太多的诗赋,却没有哪一阙能写尽母亲的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早期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来了解他的母亲。(出示课题)
二、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到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明确:元宵节负我“巡阅”;讲小说泪珠涌流;
为儿子受罚而落泪;深夜为儿做鞋子。
过渡:这些都是极平凡的小事,却有许多细节令人感动。
(板书:平凡的小事)四、闪光的细节
1、在这些事情中,哪些细节最打动你呢?
学习方式:跳读课文,圈画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旁批在书上。
2、赏读细节,交流所得,感知深沉的母爱。
例:(1)“现在想来,大概在我……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母亲看到别的孩子嬉戏热闹,便期冀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同样的乐趣,所以想要抱我出去;看我睡着,又不忍心,“蹑手蹑脚”地看了好几次。细微的行动中母爱是多么殷切,又多么细腻而体贴啊!
(2)“往往讲到……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它是母亲情感丰富的表现,是母亲对苦难的女性的深切同情,
(3)“我自己呜咽着背……勉强说着‘打得好’”。对儿子是无限的怜惜和疼爱,但是爱而不溺,疼而不娇,满含着对儿子上进的期待。回忆起来,作者深情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4)“我眼巴巴地望着她……母亲的呼吸。”从视觉和听觉上,从环境的描写上映衬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以及为子女的无私奉献。
提示:学生边自学,边巡回指导:比如圈点批注的方法等等。
要求学生交流时,先读句子,再结合关键词语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