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5970字。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绍兴市越城区建功中学 张敏 联系电话:13777316812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创新,是构建了“教读—
—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结构,意在连通课内外阅读,整合单篇
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深入融会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构建阅读教学内在的知识和能力
体系。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是语文部编版教材八上第四单元的一篇带星号的
自读课文,同时它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回忆性散文。所以教授此文必然要在课堂上
体现出“自读”而非“教读”的独立课型,凸显它自读的活动,使学生在自读后能
获得更多的阅读方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学习者,并且又要兼顾散文的“本体”
教学特征,不仅让学生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且要通过品味它们进而
去触摸写作者,触摸作者的情怀,体察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量与感悟。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经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散文,对散文有
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生活感悟有限, 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
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重在引导其自读学习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略读全文,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事、物、人,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
特点。
2.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平淡质朴家常的语言特色,以及从“凡人小事”发现美的独
到眼光。
3.体会作者对昆明的真切怀念,理解作者闲适自由、平淡如水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1.通过略读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与昆明雨季有关的景、物、事。
2. 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平淡质朴家常的语言特色,以及从“凡人小事”发现美的独到眼光。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怀念,理解作者闲适自由、平淡如水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教师引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昆明的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堂课的自读学习任务单。
【屏显】“走进汪曾祺”自读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学习任务二 你能读出什么味道?
学习任务三 你还能读出什么味道?
学习任务四 你还想读出什么味道?
【起】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学习任务一: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标题,捕捉感觉,说说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明确:依据学生对标题的初步感知,谈出感觉即可。例如:我想读出诗情画意、绵长、清新、温和、怀念……
【承】你能读出什么味道?
学习任务二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小贴士略读课文,说说你能读出什么味道?
【屏显】小贴士:略读也叫跳读或浏览,是指阅读时只注意文章的关键部分(如标题、首段、末段、每段的关键字、词、句等),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内容的一种方法。如遇到不懂的字、词等,可以暂时跳过,也不必追求对所有细节都能理解。
明确:我能读出内容上的味道——作者依次描写了昆明的雨季、仙人掌、菌子、杨梅、苗族女孩、缅桂花、房东等。
我能读出情感上的味道——作者对昆明的雨以及昆明的思念和喜爱之情。
2.那么语言上的味道呢?请你比较下列三句写景诗句,哪句的语言风格与表达的意境和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