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24 20:09: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70字。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 八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是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本文也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是以“爱”为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对昆明雨的特点的理解和感悟作者蕴含字里行间的情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教育家卢梭认为:“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鉴于此,本设计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等散文阅读策略,  让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昆明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难点: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教法学法】
  情境创设、朗读法、点拨法、品鉴法、合作探究法、圈画批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