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23 21:31: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60字。

  自读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显慧
  教学目标:1.学会朗读课文,积累“从流飘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经纶世务”等文言字词。
  2.品析描写美景的语言,体会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掌握古文小品文寄情于景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课前
  版块一:学法指导,观看微课。
  微课内容如下:
  同学们,山水小品文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下面老师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山水小品文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方法一: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诵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字;(2)读出节奏,如“重岩叠嶂”这样的四字短语,我们就可以读“22”拍;(3)读出轻重、缓急、起伏(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读得急促一些,以表现江水的湍急);(4)读出层次,如《三峡》中,山和水是两个层次,水又分为夏、春冬、秋这三个层次。
  方法二:释义
  疏通文意可以采用这几个方法:(1)加字换字,如“解衣欲睡”这四个词语,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添加主语,译为(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2)同义合并,如“林寒涧肃”。可以译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
  方法三:赏景
  可以由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观察景物的角度(俯视、仰视、远观、近察等不同的角度);(2)感官的调动(听觉、视觉);(3)描绘景物的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动静结合,光影变化,虚实,明暗,浓淡等,如《三峡》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一句,就有,平视、仰视两种视角,动静结合,描绘出水流激荡之美。)掌握这些方法,将会帮助我们学习写景的方法,体会景物之美。
  方法四: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中的情感也是帮助我们解读山水小品文的重要方法。情在景之中,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情在抒情议论之中,如《三峡》中,“良多趣味”四字,作者的欣喜之情,流泻而出;情还可以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感悟,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苏轼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就能进一步体会其豁达的情怀。孟子云: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因此,了解写作的背景和创作的意图,也是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途径。
  以上这些是学习山水小品文的策略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写景类古文。
  [设计意图]课前微课的学习,是对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的迁移,给学生以写景抒情类的古文自读的途径与抓手,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写景类古文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让学生明晰透彻地掌握写景类古文学习的基本途径。这种策略,在很多的古文自读课中都可以采用,通过学前微课的学习,归纳并掌握自读方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使学生能更专注于基于自身目标的学习,共同解决古文学习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中:
  版块二:自定目标,自觅方法
  以自读单(附图)为载体,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你的古文学习经验,自读课文,写下你在这篇小品文中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以及将用哪些方法来实现目标,同时,也请写下你的疑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