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6140字。
《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的意思。
3、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本文条理分明的游记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
2、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3、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1、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根据作者的游踪把握文章的材料。
2、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
3、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如“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本文生字较多,文句较拗口,会给学生带来理解方面的困难,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生字,熟悉课文。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子。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之前学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游记,虽然它们的内容也是描述祖国的壮丽山河,但更主要的是借助景物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是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古代文学游记。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作品被誉为千古奇书。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