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及导学案(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29 22:31: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份。

  29 湖心亭看雪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风格。
  2.把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难点
  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诵读法、资料查阅法、类文对比法。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的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小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1课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说过,杭州西湖美景扬名天下,历代诗人写了大量诗词盛赞西湖景色。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而清代文人张岱就是这样一位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下面让我们欣赏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写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张岱(1597—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
  29.湖心亭看雪
  精彩开篇词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学会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人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崇祯(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拏一小舟(ná)  毳衣炉火(cuì)
  雾凇沆砀(sōng)(hàng)(dàng)  铺毡对坐(zhān)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喃喃(nán nán)
  余强饮三大白(qiǎng)
  2.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