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2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新人教版必修2).doc 96.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7.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06.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4课时)《核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60.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新人教版必修2).doc 136.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4.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3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新人教版必修2).doc 239.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3节《化学键》(第2课时)《共价键》(新人教版必修2).doc 107.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 1.04 M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95.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84.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3.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68.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85.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212.0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47.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69.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244.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7.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133.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doc 230.50 KB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新人教版必修2).doc 339.00 KB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重难点】1、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
2、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一部分 课前延伸案
【知识衔接】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则其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氧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 。氧原子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钠原子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自主学习】
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 1869年,俄国化学家 按照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 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随着科学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 。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每格的信息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2、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周期
(共 个)
3、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有些族元素的别称
ⅠA(除氢)称为 元素 ⅦA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过渡元素:指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第3到第12共10个纵行的元素,包括了 族和全部 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又称过渡金属元素。
【预习自测】:
1、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C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周期。
D元素周期表共18个纵行,18个族。
2、(双选题)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ⅥA族
【我的疑问】:
第二部分 课内探究案
课题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问题1、周期
行序数 所含元素种类数 每周期的起止元素及其原子序数
短周期 一 1 2 1H―→2He
二
三
四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 碱金属元素)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通过碱金属元素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重难点】 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一部分 课前延伸案
【知识衔接】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个横行, 个纵行,分别为 个周期, 个族。
2.①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自主学习】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碱
金
属
元
素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原子结构
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
层数 原子
半径/nm
锂 0.152
钠
0.186
钾
0.227
铷 0.248
铯 0.265
通过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发现其原子结构
相同点:原子最外层只有 个电子。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 。
一、 碱金属单质的性质
1、 物理性质及用途(根据教材P7表1-1,完成下列表格)
相同点 除铯外,其余碱金属都呈 色;它们都比较 ,有延展性,密度 ,熔点 ,导电、导热性
递变
规律 密度 逐渐 ( 例外)
熔、沸点 逐渐
个性特点 铯略带金色光泽,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
液态钠可作核反应堆的 。
2、化学性质(见课内探究案)
【预习自测】:
1、(双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C碱金属单质密度:Li>Na>K
D碱金属单质熔、沸点:Li>Na>K
2、少量的金属Na或K可保存在煤油中,金属Li是否也能保存在其中?(提示:煤油密度:0.8g/cm3 )
【我的疑问】:
第二部分 课内探究案
课题一: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
问题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及方程式
钾迅速燃烧,且比钠的燃烧更 , 色火焰
(透过蓝色钴玻璃)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 卤族元素)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通过卤族元素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重难点】 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一部分 课前延伸案
【知识衔接】
1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
2钾的金属性比钠强,则碱性:KOH NaOH;与水反应 更剧烈;阳离子的氧化性:K+ Na+。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2在Cl2中燃烧:
②Cl2与水反应:
③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
【自主学习】
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画出氟、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观察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发现其原子结构
相同点:原子最外层均为 个电子。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 。
二、 卤素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及用途(根据教材P8资料卡片,完成下列空格)
F2 Cl2 Br2 I2
色态 色 体 色 体 色 体 色 体
颜色逐渐 (填“变深”或 “变浅”)
熔、沸点 逐渐 (填“增大”或“减少”)
密度 逐渐 (填“增大”或“减少”)
2、化学性质(见课内探究案)
3、特殊性质
(1) 元素无正价,无含氧酸。 (2) 易液化。
(3)Br2在常温下是惟一的 非金属单质, 挥发。
(4)碘为紫黑色固体,易 ,淀粉遇I2变 色。
【预习自测】:
1.F、Cl和Br都是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次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D.原子半径:F>Cl>Br>I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l2黄绿色易液化的气体 B I2紫黑色固体,易升华,遇淀粉变蓝色
C F2浅黄绿色的气体 D Br2常温下是深红棕色气体
【我的疑问】:
第二部分 课内探究案
课题一:卤素单质化学性质
(1)与H2的反应(根据教材P8)
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或现象 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在 处剧烈化合并发生
Cl2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
Br2
加热至 才能反应
I2
才能缓慢反应
规律:从F2到I2,与H2反应所需的温度逐渐 ,反应剧烈程度依次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结论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色,下层 色
Cl2、Br2、I2的氧化性
逐渐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色,下层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