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2/5 21:26: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40个字。

  《三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熟练掌握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之美,学习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3、学习从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等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
  学习重点:
  1、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学习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2、品味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
  学习难点:
  品味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体味三峡之美。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及文下注释,试着运用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背诵李白《早发白帝城》,观察一诗一文内容上相似之处。
  课堂学习:
  一、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外国朋友曾经问他:“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余秋雨毫不犹豫的回答:三峡。有人说,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老师是重庆人,但我一直很遗憾没能去一趟三峡,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追随郦道元,走进1500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二、简介
  提问:有谁能告诉我,三峡是指哪三峡?
  简单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区分“注”和“疏”的异同。
  (提醒学生阅读文章要结合文下注释)
  三、初读
  1、强调朗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明确:停顿、节奏;轻重;还有语速、语调;还有感情……
  2、全班齐读全文,注意所说的几个方面。
  3、师指导朗读本文:
  (1)PPT出示应注意的三个方面:“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2)师示范读,学生听读感受。后教读其余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
  (3)男生放声齐读。注意读出摇头晃脑的架势,注意语调,拖音。
  (4)女生试读“清/荣/峻/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读好停顿。
  (5)再次齐读全文。
  四、赏读(穿插朗读和翻译)
  (1)再读
  再读感知课文:(解题:我们知道,所谓峡者,两山夹水之地也。要写峡,山和水最能体现其特点。)那么,作者笔下三峡的山和水各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根据。
  (学生说山和水的特点,找出证据。师强调部分重点词句的理解。)
  明确:山是连绵的、高峻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完成板书)
  (2)精读
  品读赏析课文:学生借鉴老师提供的赏析角度,分小组自行讨论,每个组选择1—2个角度入手,将发现的美整理出来。推荐代表发言。(投影出示——“美点寻踪”——“《三峡》一文美在哪里?”)
  生展示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