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17 13:37: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90字。

 课题
课型 诗歌鉴赏课
  教学目标
  与知识点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习对诗歌关键字词的掌握及赏析
  3.了解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及教法设计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难点: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法:读,画(描述画面),评。
  思考问题 用最精炼的语言传神地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不仅是诗人的追求,也是教者的追求。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提示”。
  2.解题: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3.背景介绍
  ①请同学谈谈对长征的了解。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结束。
  二、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1.有感情朗读
  (1)师范读
  红军/ 不怕/ 远征/ 难,万水/ 千山/ 只/ 等闲。
  △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
  更喜/ 岷山/ 千里/ 雪,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
  (2)指名读
  2.画面描述,理解内容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明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一日名言: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明确:绵延不断的五岭,像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浑的乌蒙山,像小小泥丸在滚动。
  ②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做“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明确: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显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②补充注释“岷山”
  岷山,在四川省中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逶迤500多公里,有几十座海拔超过4 500米的山峰,山顶终年积雪,山上空气稀薄,人烟稀少,人称大雪山。
  三、赏析诗歌,炼字炼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