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导学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3 6:21:3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20个字。

  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借助旧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并说出其作用。
  3、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4、感悟作者雅趣和孤高自赏情怀。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学习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
  【学习难点】
  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自主预习案】
  1、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他是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多回忆往日生活,寄寓着故国之思,也流露了不少伤感情绪,写的清丽活泼,细腻生动,极富诗情画意。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文中,看似不着痕迹,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衣(    )  雾凇(    )   沆(    )砀()  打更(    )  铺毡(    )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背诵)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译读。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自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注意语音(正确、流畅);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3、疏通文意。
  ①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境、自我揣摩。
  ②同桌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指导。
  ③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上下一白(副词,全)客此(动词,客居)
  鸟声俱绝(动词,消失)强饮三大白(勉强)
  ④学生齐读课文。
  (二)、疑读。
  4、为什么作者在初更时分驾舟游西湖?

  5、湖上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