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3080个字。
治水必躬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
2、难点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预习检查
(1)、填空:
作者简介:钱泳(1759--1844)名鹤,字立新,清代著名学者。著有《履园诗话》、《履园谭诗》。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躬( ) 潴( ) 相度( ,)
嫌( ) 胼胝( ,) 咨询( ,)
好( )逸恶( )劳泥( )于掌故
2、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集体朗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4、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5、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1.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