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 资源简介:
约2510个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视频,从历史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气势于四日内成功横渡长江,取得了解放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这一震撼人心的壮举再次证明了人心向背在战争胜负与治国成败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正应了亚圣孟子所阐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幻灯片展示有关孟子生平的填空题)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明确学习目标
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本节课我们打算完成以下任务。(幻灯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思想内容,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四、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多媒体配乐示范读课文)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尝试模拟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多媒体配乐),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