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860个字。
初二语文学科导学案(20)
课题:治水必躬亲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签名: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2011.12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课前导学】
一.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海瑞其人其事
二.自主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三.诵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1.加点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亲劳胼胝()()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1)非咨询不穷其致()(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冒雨冲风()(4)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四.翻译句子
(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2.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
3.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4.集体朗读。
5.理解课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
三、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